400-855-7688
在线客服微信扫一扫,使用小程序
language
访客
字号: A+ A A-
时间:2021-04-11 浏览数:loading... 次近日, 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主办的第三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举行。论坛现场,来自医学、哲学、生命教育、殡葬界等领域的专家学者,打破禁忌,从生死观建立,“生死两安”、“医疗·殡葬一体化”等多角度深入探讨了关于生命教育的课题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表示,人们如果害怕死的话,就会永远处在这种恐慌之中,现在的过度医疗,很大程度就是对死亡恐惧所造成的。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王一方则提出了“围死亡”的概念。
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王一方:围绕死亡的话题有一个全面的理解,从濒死的救助,到临床死亡的鉴定,到生物学死亡的处理,到社会学死亡的安顿,这都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。
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伊华: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。今年所有的论坛嘉宾,不管是从医学界的,临终关怀界的,还是殡葬界的所有的专家学者,都是从打通的意念当中,让中国人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告别质量,能够让所有人在告别的那一刻,能够做到善始善终。
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,死亡是忌讳和回避的。而社会在进步,科学在前进,生死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。为了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医疗观、生死观、殡葬观,专家呼吁打通医学与殡葬的界线,实现医疗殡葬互渗互助,一体联动。现代医学不光要治病救人,还要在人无法救治时,与人安宁,与人欢喜,教会人面对死亡,温情送别。
视频链接:https://m.btime.com/item/23cgqq4eokfgop5ckh5ao4v420q
上一条:东江纵队:广东人民抗战的一面旗帜
下一条:福泽园项目奠基开工庆典视频
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光明农场区域
- 咨询专线 -
400-855-7688
关注福泽园微信公众号